物理教师研修日志

发布时间:2022-09-29 11:48 编辑:心理网

篇一:初中物理教师研修日志(2248字)

初期是按照上级的要求进行网络学习,但是现在从中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网络学习就是一种,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研修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作为教师应该细心洞察任何一个能给学生乐趣的突破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学习兴趣。物理学科与别的学科不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它又不同于简单的“看“和“做“,它还得想--思考,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得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教师可以先提出这些的问题:①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同时同地发生,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②在讲“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我们的实验条件是让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各种物体表面滑行,实验现象是发现滑行的距离不等,而实验结论是通过抽象的理想化的思维得出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这和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一样。所以这仅*简单的“看“和“做“是不行的,还得仔细思考:物体已经在运动--有一个速度了,所受的摩擦阻力越小,滑行得越远,要是没有阻力呢?③在讲“光的反射”时,我们也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假如你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走进一间屋子里,里面的东西你是否能看到呢?”学生回答:“不能”。“那怎样才能看到它们呢?”学生回答:“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内东西”。“不错,很聪明!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为什么打开了灯就能看屋内东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创设这样情境,就能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有趣的物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愿学、乐学,而且还能学好,学活。

二、注重探索,重视实验,掌握概念

1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实验具有客观真实性,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能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为上升理性认识打好基础;还能让学生加深对定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尽量做好所有演示实验,尽可能也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如:在讲“光的折射”时,我就为学生准备了一些碗筷和硬币。让他们做了3个实验:①往空碗里倒水,观察碗底倒水前与倒水后有什么不同?②在盛满水的碗中,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筷子有什么变化?③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调整视线的位置,使眼睛刚刚好看不到硬币。这时,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让另一个同学再往碗里慢慢地倒水(不要让水冲动硬币的位置),随着水位的上升,观察者又会发现什么情况?在上述实验中,学生们就能看见碗底“变浅”、筷子“折弯”和硬币“升高”了,这些都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折射现象。从而加深了对光折射的认识。实验后,组织各组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得出初步结论。在做实验的同时,不仅要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器材、原理、步骤,还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分析、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同时在如何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精度、设计实验等方面也要作必要的指导。课外时也可以增加一些辅助实验,然后再集中讨论,看谁制作产品最好,并且找出它们的优点。从而再去改进自己的设计。因此,实验对学生学好物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实验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决不能“用嘴做实验”。

2学习初中物理,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听课的时候要学会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①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它是怎样提出来的。②了解概念的表达方式。③弄清怎样使用这一概念进行计算或解决实际问题。④弄懂概念应用的范围和条件。这样学习基本物理概念,就算抓住了要领。下面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听物理概念课。

(1)将物理概念层次化

很多物理概念往往有多层含义,概念的层次化就是将其复杂的内涵分解为多个层次,让学生一层一层逐步认识,最后综合各个层次的内容,得到一个完整的定义。

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一层:物体是做直线运动(体现“直”字)

第二层: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体现“变”字)

第三层: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体现“匀“字)

得出定义:“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均相等,这样的速度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不管概念分几层,也不管各层之间是平行关系还是层层递进关系,你听课的时候只要将各层的含义分开,将每一层含义弄清即可。

另外,概念的内容有轻有重,分层就应该有主有次。在听课的时候就应该注意抓住重点的反应本质属性的内容,并加以强调,区别那些非本质、容易混淆的现象。

例如:“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一层:力的作用能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举例汽车的各种运动情况:静止→运动;运动→静止;速度逐渐变小,速度逐渐变大等等)。

第二层:力的作用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举例汽车左转弯、右转弯;骑自行车转弯等等)。

第三层:力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三、精讲精练,源以生活

于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最为密切,在学习物理学之前,学生已从那些肤浅、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中获得了不少的“日常经验”。这些日常经验先入为主,常常干扰科学概念的形成,成为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障碍。在课堂上老师要有目的指导学生探索、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讲授知识后得出的结论。课后练习题与作业题要精选,做到“双基”结合,螺旋式上升形式,同时多讲题型、思路、方法和规律。而不是搞题海战术,以减少学生的负担。

篇二:高中物理培训研修日志(2533字)

一、更新教育观念,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眼神、一副表情无不反映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思想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设计,起着导向的作用,课堂教学改革放在首位的不是财,也不是物,而是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观念是统帅,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当在下面几个方面更新观念。

1、关于学生的观念。

(1)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物理。

(2)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物理。

(3)学生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4)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2、关于教学的观念。

(1)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3)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情境。

(4)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

(5)提倡合作与交流的课堂气氛。

3、关于教师的观念。

(1)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

(2)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3)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

(4)教师的一切教学工作都要以“发展学生为本”为核心。

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转换成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教着今天,想着明天,才能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认识教师、重新认识教学,我们就不能悟出教学新理念的真谛,就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不能“全班学生照老师的示范画唯一的苹果”的“复制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能是一句口号,“素质教育”的雨点永远落不到封闭式的课堂教学里。

二、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大家知道备课历来就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这一,在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要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教育深受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他把教学目标定为“传授人类千百年来实践所形成的稳固的知识”而传授知识的过程便出现了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经过半个世纪的演变五环节有了新的变化,但总体精神没有改变,并且又给予了时间限制。

新授课的基本模式是:

1、铺垫--强力度(3分钟)

2、导入--高速度(2分钟)

3、新授--大密度(15分钟)

4、巩固--多角度(10分钟)

5、作业--重效度(8分钟)

6、小结--抓重度(2分钟)

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缺乏生动性,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这种开会式的教学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枯燥呆板,无可奈何。所以国外有人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总结成教学四部曲:第一部是“赶鸭子”,把我们的学生从教室外面像赶鸭子式的赶到教室,板板正正坐在座位上,当观众、当容器。第二部曲就是“填鸭子”,老师在课堂上满堂灌、满堂问,学生不懂装懂。第三部曲就是“考鸭子”,到了期末,要进行考试,以学生的考分定学生的好坏。这样考来考去,学生就成了“板鸭子”,学生双基得不到落实,能力得不到发展。这些就是我们过去教学的弊端,当然,不可否认,这一教学结构是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毕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我们不能全盘否认,应该从中吸取精华,赋予它一种与时俱进的内涵。那么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究竟怎样备一节课,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呢?

我想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下面的三个问题作出回答:

(一)课堂教学设计,要确立以下三个观念:

1、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物理知识,以及基本的思维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运用物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物理的意识,体会物理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物理的价值,增强对物理的理解和应用物理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在情感和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从这一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物理教学不再以“传授物理知识为核心”,而是更加关注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解决的能力和良好怀古态度的形成等。因此,我们在备课中要备主体参与过程,要备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

2、学生是怎样进行物理学习的?

构建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都空着脑袋走进教室,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互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那么,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学生该怎样学习呢?

①让学生“做”物理

现在物理课程实现的目标将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所以,我们要物理教育的着眼点由物理知识用为最终产物扩大到物理活动的全过程,简言之,是将物理学习看成学生的“再创造”或“类创造”活动。这里所说的做物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操作的物理教育”,二是“创造的物理教育”。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上面有这么一句话:“听了就会忘记,看了就会记住,做了就会运用”。这说明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才是有效的学习。

②让学生“玩”物理

新的课程改革,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是学生的学习情感,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三是学生过程的策略形态。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包装”物理知识或创设故事情境“串联”物理知识,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③让学生“问”物理

“物理是思维的体操”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诱发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去探索、丢 发掘,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问题是物理的心脏,教师应多创设问题情境,一是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思维,二是引导学生围绕情境提出问题,并利用和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效地进行解决问题。

④让学生“用”物理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用的物理,关注物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的能力。也就是说,物理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展示其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运用物理,才能真实地显现其物理学习水平。所以,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物理实践活动,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篇三: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研修日志(1464字)

学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渗透到基础教育中来,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也应该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却感到了问题重重。

一、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感到教学时间之紧张。其实,实施探究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要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唤回他们创造的激情、积极的态度以及活泼开朗的心情,所以多占用一些时间是值得的。但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探究教学不完全在课堂上完成,只要学生有探究的积极性,就完全可能在课外去做他们有兴趣做又能做的事。课上老师只让学生汇报探究方法与结果,可大大节省授课时间。只要老师在平时的备课中,能对教材做到统揽全局、总体规划,不单节孤立被动的备课、授课还是能够解决时间紧的问题的。

二、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但上课时要解决好“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一方面,按新课程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必须开展非指导性教学,要“放”,但要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切忌将预设的教学目标、自己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得太死;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的复杂性,需要老师将学生、教学内容、课堂的际遇等诸多因素纳入教学过程,进行课堂的适当调控,使课堂放而不乱,学习环境和谐。

另外,还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学生还不善于合作学习的情况下,教师应考虑合理分组,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竞争与合作,协调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独立转向合作;随着课改的深入,可逐步培养起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方法、步骤,即可克服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盲目尝试和无意义的猜测,提高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三、过去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是统一的,目标非常明显,我们以“超纲”、“不考”为理由,不允许不确定的知识点进入课堂。与此相反,新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定性。例如,教学目标、结果、对象、内容、方法、过程的不确定性使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情境大大增多。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是个研究者、决策者,对于课堂教学不确定的,可以成为创造性地使用活教材的组织者、参与者。因为新课程标准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和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列入到与“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到了课程资源中。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对于不确定性情境产生的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而无法一一答复时,可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开展讨论、研究性学习,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四、新的教学方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优点,尤其是在目标上的不同:一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二是目标内容更为全面,不仅有学科知识、还有科学过程、方法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的目标;三是将三大目标统一于科学探究的过程,强调知识在探究过程中构建。要朝着促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毫无顾虑地、大胆地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无论课程教材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

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问题是肯定会有的,只要我们不断思考、大胆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前行中精益求精!

篇四:高中物理教学研修日志(2784字)

众所周知,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是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期,在高中阶段对学生有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各方面对学生来说均是一个飞跃,其中相当一部分的飞跃是需在高一阶段特别是在上学期来完成的。如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从单因素的简单逻辑思维到多因素的复杂逻辑思维的飞跃。因此高一阶段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高一阶段也是学生心理发展上的一个关键时刻,相当多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是佼佼者,一进入高中,由于不能及时地适应高中学习,在短时期内多门功课学习成绩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不及格的现象频频出现。这对正处于转变期尚未成熟的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来讲无疑是一种极其沉重的压力,其自信心与自尊心开始动摇,不正确地引导,精神支柱与学习动力将要丧失,学习发展通道被堵塞。

一、 高一物理学习困难原因

1、 物理学科内容上的原因

1.1教材文字叙述比较严谨。高中物理教材文字叙述比较严谨,需要较强的理解力,学生有时虽然能够读通文字,但是并不理解其含义,从而产生理解概念,定义规律等的困难,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例如弹力的产生和方向的叙述,摩擦力方向判断中的“相对”二字的含义.。

1.2认识过程理性强。高中物理在探究问题时不仅要从试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从已经存在的概念出发,建立抽象的物理概念。例如质点,光滑平面等等。学习过程也不一定遵循从感性到理性。学生在开始学习时不很习惯,自然感到物理难学。

1.3对现象缺乏感性认识;高中物理学习中物理现象往往比较复杂,而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样紧密,甚至有一些在生活中见不到的问题,缺乏感性认识。例如一个研究对象可能经过了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等一系列运动;

1.4抽象思维增多;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抽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学生对思维方式一开始就不易跟上,由此产生思维上的困难。如加速度、动量、动能、合力、分力、向心力等定义的给出。空间关系往往出现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问题 ----需要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一些错误观念:如力与运动的关系,重的物体下落的一定快等,也影响了物理的学习。物理教师研修日志

1.5练习题难量多;高中物理练习题有时不但需要通过发散性的分析,搞清物理过程,研究对象所遵守的物理规律。而且还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较强的数学能力(平面几何中的边角关系,勾股定理,相似,各种方法求极值,三角函数,图像等等)才能建立方程和求解,一般直接代入方程求解的很少,所以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并不顺利。而高一同学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数学知识不到位。

1.6内容增多课堂容量大;高中物理内容多,课堂容量大。章与章之间思维跨跃大,同学往往不适应,思维反应跟不上。例如高一要学的“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功和能”,“动量守恒定律”,“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处理相应的问题的分析思考方法一般是不同的。而这一部分的综合习题往往又是高中物理中的较难问题,对发展同学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有极大的益处,但解决这一类问题通常费时费力,常有不如学其它学科见效快的感觉

2、学习方法上的原因

在初中学习物理,主要听教师讲,所学内容重复复习多次。每个知识点、定律有大量的练习题与之对应,需要分析,理解的内容不多,只要靠记忆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强。高中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以及物理这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注重课后自我消化完善,思考总结。很多同学不注意这点变化,仍停留在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的学习模式,导致知识没有吃透、过关,听的懂,做不起题。

3、学生心理上的原因。

听说高中物理难学,产生畏惧心理,对自己能否学好物理产生怀疑,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轻敌思想。认为按照初中的的一切就能够学好高中物理!取得好成绩。当同学由初中升入高中时,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老师、同学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要面对的高一物理又与初中物理有很大的台阶等待同学们去跨跃。同学们又都刚度过长达两个多月的假期,思想上还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一时还不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还有一些同学认为初三一年已经付出很多努力,要趁高一好好休息休息,等到高三再努力也不迟。对高中阶段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心理准备,对考试通常采取考试前临时突击的方法,结果发现在以前很有效的方法,现在却失灵了。物理教师研修日志当半学期、一学期过去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欠了很多学习上的账。高中所学科目很多,物理内容多、难,课时压力大。即要学新课,又要补旧课,时间、精力都要付出的更多,补习起来非常不易。而高一物理所学内容,又掼穿于整个高中物理之中,是重中之重。高一的基础没打好,严重影响以后的学习。

二、高中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策略一: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

1. 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谷望。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洒出,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洒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2. 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已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首先教师的生动风趣,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其次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更多相关内容: